我的家乡在冀东北部的平原地区,那里不仅有肥沃的土地,也有绵延的燕山余脉,京秦铁路从村北横贯东西。村东是一座不大不小的山,山势虽不陡峭,但怪石嶙峋,草丰林密,是我们童年的乐园,有许多珍贵的记忆至今难忘。 幼年时,村东的小山曾是我们不可企及的梦想,看着大哥哥们一起去山上放羊、放牛,眼中充满了羡慕之情,家中的大人怕我们太小,肯定是不让去山上的。忘记了是多大的年纪,应该是还没有上学吧,那是一个夏末秋初的清晨,父亲背着筐,叫上我和他一起去东山捡蘑菇,当时我高兴地一蹦有三丈高。兴奋地跟在父亲的身后,沿着村头的机耕路向东山走,一路上感觉心儿都像快乐的鸟儿一样在天空里飞。到了山坡下,父亲叮嘱我小心点,然后拉着我的手从山的北面沿小路向上走,拨开茂密的野草,躲开布满针刺的酸枣棵儿和荆棘,来到山阴里的松树林。山上的风凉爽地吹过,松林发出阵阵低咽,有清脆的鸟声传来,还有野花点缀在林间,感觉这一切是那么的美好。父亲告诉我,在松林中生长的多为松蘑,它们喜欢在雨后生长,隐藏在通风性较好的松树下的草丛中,颜色为鹅黄色。当父亲发现几朵松蘑时,便让我上前辨认和采下。我将蘑菇放在掌心之中仔细端详,凑到鼻前一闻,蘑菇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那是以前从来没有闻过的味道。在父亲的带领下,我们拨开草丛仔细地找寻,足迹踏遍了整个小山的背面,身上的箩筐里已装了大半的蘑菇。带着收获的喜悦,我和父亲回到家中,将蘑菇晾晒在屋顶或阳台上。父亲说,蘑菇晒干后不管是炖粉条或炖鸡,都是难得的美味。那次采蘑菇的经历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也是我人生第一次认识了松蘑。 等到我们逐渐长大,大人们也对我们放松了管束,终于肯让我们去山上打草和放羊了,于是我们也和出笼的小兽一般撒开欢儿了,快乐地奔赴我们的天地。应该是在四年级的时候,一个秋天的周末的午后,我和同桌的几个伙伴一起约好去东山上摘酸枣。午后的阳光还是有些晒的,秋风吹得路两边的高粱玉米叶子哗啦啦地响。当我们路过山脚下的采石坑,一些栖息在石坑崖壁上的野鸡扑楞楞飞起来,吓得人一大跳。我和伙伴们沿着山路向半山坡走,顾不得林深草密,在开阔些的地方,那一丛丛枣树上挂满了深红色珍珠一样的枣子。我们一边摘一边放嘴里送,酸甜的滋味顺着舌尖一直浸润到心里,感觉爽极了。在摘酸枣时, 不仅要注意那些细小的针刺,还要注意伏在叶片上的洋拉子和隐藏在草丛中的马蜂,要是被它们蜇了,那可真是让人疼得咧嘴。我们把带来的篮子装得差不多了,把衣服口袋也装上,每个人都收获满满。在半山腰处,还有几棵野酸梨树和杜梨树,野酸梨因为酸涩,所以无人问津。杜梨生得较小,成熟后逐渐变黄,变黑,有些酸甜的味道。我们便选出一个会爬树的人,攀上去,将杜梨枝折下来,其他人在树下摘。在那时,这些野生的果子就是山野无私馈赠给孩子们的美味。 以后的日子,孩子们慢慢长大,我们在山上的乐趣也是越来越多。春天,一起在山上采野花、放羊羔,夏天,在山林间捉蚂蚱、捉蝎子,在山溪间洗澡,秋天,在山间挖药材、采野果,就是雪花纷飞的冬天,我们也会在山顶的石洞里烤火、烤红薯。故乡的小山,带给我们以无穷的欢乐,它也以宽广的胸怀,无私地养育着山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