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石家庄藁城区南古庄村,传颂着一曲动人的扶贫之歌。藁城农信社贾市庄信用社的三任主任,在扶持该村贫困户马军社脱贫的跑道上,真情扶持、用爱心引导,他们手握责任接力棒,棒棒相传,不但递得准,而且接得牢。三年多的时间,马军社家脱贫了。曾经的无助和彷徨已一去不返,有的是满满的幸福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金融扶贫,任重道远。农信社担负着服务“三农”的使命,是脱贫攻坚道路上的助跑者。 马军社是藁城区贾市庄镇南古庄村的贫困户,虽然只有40多岁,但已被岁月摧残的像个60多岁的老人,他右眼残疾、妻子智障,又接二连三生了5个孩子。大女儿为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初中毕业就辍学了,一家人靠着马军社一人种二亩地、养几只羊过日子。看着张嘴等着吃饭的一家人,马军社眼里没有未来,窘迫的生活压得他在乡亲面前抬不起头来。 马军社被贾市庄镇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藁城农信社贾市庄信用社经过精准识别,为马军社建立了“双基”共建贫困户档案。信用社主任王栓彬带领客户经理多次入户调查,经与镇政府扶贫人员商议,大家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马军社有养羊经验,就从养殖绵羊上着手,助其脱贫。这突如其来的陌生人的帮助让对生活已经麻木的马军社有些发慌,刚修缮的三间房还欠有外债,现在又要贷款,万一还不上怎么办?为了彻底打消马军社的后顾之忧,王栓彬耐心地向他解释扶贫贷款政策,并答应他从贷款发放到后续贴息手续,从种羊采购到羊只销售都会提供帮助,马军社这才放下心来。 1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发到了马军社的手上,王栓彬又协助他购买了6只种羊。以后的日子里,王栓彬时不时的带着客户经理去马军社家转转,看看羊长得怎么样了,帮着他把家里的卫生整理整理。渐渐地,陌生人变成了马军社最盼望见到的人,“信用社的人”就像盲人跑道上的助跑者,成了马军社的主心骨。 2019年初,王栓彬工作调动,杨玉斌接任贾市庄信用社主任。交接工作时,王栓彬特意交代了马军社的扶贫贷款事项,叮嘱杨玉斌一定要继续支持和关注马军社,直至其脱贫。杨玉斌一如既往地到马军社家嘘寒问暖,有时候还带几件自己孩子的衣服和玩具过去。看着马军社的孩子们那不再胆怯的眼神,杨玉斌也仿佛见到了希望。随着小羊陆续出生,马军社脸上渐渐有了笑容,就连他的妻子看到穿工装的“信用社的人”也会友好地打个招呼。 随着羊群的不断扩大,原来砖头加石棉瓦的羊舍已经有些拥挤了,杨玉斌就找熟人,以最低的价格将羊舍升级为钢结构,并扩大了养殖场地。截至2019年底,羊舍先后出栏25只羊,收入1.9万元,马军社还掉了部分外债,家庭生活得到了改善,他在村里也渐渐抬起了头。 2020年初,杨玉斌也因工作调动,将接力棒交给了新任主任李彦乐,又是一番叮嘱,李彦乐接过接力棒就到马军社家熟悉情况。看到他家还有20多头成羊等待出栏,就鼓励他好好干,说脱贫已指日可待。 马军社把“信用社的人”当成了依靠,也向李彦乐吐露了两件心事:一是扶贫贷款当年9月份要到期,希望存栏羊能卖个好价钱;二是不知道怎么申请政府贴息的扶贫贷款。 2020年9月,李彦乐帮马军社联系了正规的售羊渠道,以理想的价格出售了十几只羊,除了归还贷款,还清了全部外债,还稍有剩余,现在羊圈内还有十几只羊等待出栏。扶贫贷款的贴息手续也在李彦乐的帮助下进行了上报,即将贴补到位。马家大女儿在李彦乐和镇政府的帮助下也找到了工作,一家人的日子逐渐好转起来,经过政府审核已达到脱贫条件,成功脱贫。 虽然藁城区不是贫困地区,但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藁城农信社作为“三农”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勇挑扶贫重担,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发挥了金融精准扶贫的重要作用,向当地政府和群众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