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地方金融 >> 经营纪实 >> 正文
衡水农商银行三铁精神永传承

2024年11月11日 16:53:50 来源:衡水农商银行

为了铭记历史,展望未来,河北衡水农商银行通过收集实物和整理资料,在滏阳支行建立了行史馆和三铁精神教育基地。在历时几个月的筹建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一代代农信人蕴育和积淀的金融文化和奉献精神,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谱写农村金融事业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红色基因:衡水湖畔党旗红

在烽火硝烟的抗战时期,抗日政府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河北省南部地区建立了“冀南银行”。1945年底,衡水县成立了“冀南银行第五分行”,1948年更名为“中国人民银行衡水县支行”。这也为我们冀南的衡水人民蕴育了绽放红色金融之花的土壤。

1949年3月5日,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必须组织生产的、消费的和信用的合作社。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为尽快把农民和农村经济引向社会主义道路,党中央在农村推行三大合作化运动,信用合作社得到了迅速发展。195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颁发《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准则(草案)》,标志着新中国信用合作组织在广大农村开始建立。在政策引导下,1952年秋,在当时的衡水县城关区刘家花园村建起了全县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隶属中国人民银行衡水县支行管理,这是衡水市桃城区第一家农村信用社,也是今天衡水农商银行滏阳支行的前身。

第一家信用社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组织当地农村调剂资金余缺,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和生活困难,打击农村高利贷剥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70多年的发展,花园信用社已更名为衡水农商银行滏阳支行,存贷规模突破6亿元,累放贷款50多亿元,为支持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银苑“花园”中的第一簇农信之花,如今已经根深叶茂,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

绿色基调:三铁精神永传承

“三铁”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农村信用社,指铁款、铁账、铁算盘,以其钱款账目准、制度严、核算准、服务好、算盘准而得名,是社会各界对信用社声誉的褒奖,也是对信用社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高度概括。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央金融纪工委发文将“三铁”定义为“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

“三铁”精神是衡水农商人薪火相传的“传家宝”,是我们现在及至未来安全高效经营的基石,也是该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一辈农信人经常是脚蹬自行车,身挎粗布包,包里装着算盘、票据等上门服务、就地办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通过双脚丈量金融服务“三农”路。信用社主任基本天天下乡,真正做到了和客户零距离,和百姓心贴心。现在退休的老主任安群英发现信用社周边十里八乡的客户中,有一部分是军属烈属,其中有很多人年事已高,或者身有残疾,到信用社办理业务不太方便。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亲自上门将抚恤金送到军属烈属的手中。这一送就是八年。三十多户这样的军烈属,每个月骑着自行车都要挨家挨戶的走一遍在实际工作上,该行涌现出了全国金融先进单位人民路信用社、全省技术标兵点钞状元康丽等大批锐意进取、扎实苦干、成绩突出先进单位和个人;在全省第一个实现由二级法人到统一法人管理模式转变,第一个实现综合业务网络系统上线,从单机办理业务跨入联网业务时,诞生于建国初期的农村信用社,历经风雨、励精图治,积淀了隽永悠久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创新、务实、奉献、进取··这是农信人薪火传承的一笔看不见的精神财富和力量之源,激励着新时代农信人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

本色前行:砥砺奋进新征程

无论是过去的“信用社”,或是如今的“农商银行”,农信人从未忘记金融为民的历史使命,在服务衡水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至2024年8月末,衡水农商银行共有营业网点38家,在岗员工522人,各项存款余额23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64亿元,市场份额、资产规模继续名列全市农信金融机构前列,以务实行动彰显金融担当,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回想这些年,很多现在叫得响的产业和企业,是农信社、农商银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点一点支持起来的,这一切都源于信用社自始至终,有一颗永远不变的、为民服务的初心。2001年11月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视察了邓庄乡北苏闸村,考察了桃城区占地500亩的邓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该园区带动全乡26个无公害生产基地,示范带动全区发展蔬菜2.5万亩,使农民致富增收。谁能想到1982年之前,这里大棚菜的种植面积还是零。是信用社在苏北闸村发放了第一笔、第一批大棚贷款,通过优惠政策、持续扶持,将苏北闸村打造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大棚专业村,进而辐射周边几十个村庄,逐步形成了桃城区如此之大的种植规模。毫不夸张地说,整个桃城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发展到现在,信用社功不可没。在工业生产方面,信用社从零起步,从头开始,从无到有,扶持了诸多产业和一大批企业家成长起来。桃城区素有“工程橡胶之乡”的美誉,是全国工程橡胶发源地,起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全国50%以上的新产品是桃城区率先研制并投放市场的。到2018年底,生产厂家达到1000余家,全国的市场份额,桃城区三分天下有其一。如果没有桃城区信用社,就没有衡水橡胶产业的今天,也没有工程橡胶企业家的今天。衡水冀军桥闸橡胶有限公司的老板,原来在村里砖厂拉砖卖苦力,80年代初在信用社的支持下,干起了工程橡胶,如今发展起了资产过亿的高科技企业,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作为农民的发家后盾,企业的致富财神,信用社是和金钱打交道的特殊金融企业,支持经济、服务百姓是信用社的本职,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是信用社的本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农村信用社服务形式、服务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为适应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尽快推进股份制商业化运作,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已成为深化农信社改革的必然趋势。2015年1月20日,衡水市桃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成功升级改制为全省第二家市级农村商业银行并挂牌开业。衡水农商银行创立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挖掘和培育金融企业文化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先后打造了企业文化系统和《我们的故事》金融文化手册,相继挖掘和宣传了服务之星魏晓辉、冀青之星孟庆根、陈宇抗震救灾、国庆阅兵三军女兵方队退役女兵赵真真、退休老党员张振东、全省农信系统百名好支书事迹等,涌现出了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北省“千名好支书”等先进典型,焕发出全员强劲的精神动力。同时,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写入章程,为金融文化建设和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先后获评全国党建共建优秀县域银行、省级文明单位、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我们在一起,初心永不移。这是该行行歌中的一句歌词。在今后的工作中,衡水农商银行将乘时代东风,在省联社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坚定文化自信,讲好农信故事,弘扬“三铁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企业文化,以文化做支撑、以精神变动力、以思想化行动,努力开创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作者:冯占中】
 图文报道
工行唐山分行普惠金融条线强化银企对接
工行唐山分行普惠金融
南丰农商银行创新开展“送社保卡下乡”普惠金融活动
南丰农商银行创新开展
农行广东遂溪支行举办(番薯行业专场)银企对接会
农行广东遂溪支行举办
乡村振兴的“红果”力量:绛县农商银行与山楂产业的共赢之路
乡村振兴的“红果”力
南丰县“农商银行”杯重阳节广场舞大赛盛大开幕
南丰县“农商银行”杯
沭阳农商银行精准把脉开展“银企”对接活动
沭阳农商银行精准把脉
交通银行唐山分行积极开展“担当新使命 消保县域行”活动
交通银行唐山分行积极
建行邯郸胜利桥支行为客户排忧解难获好评
建行邯郸胜利桥支行为
 
南丰农商银行创新开展“送社保卡下乡”普惠金融活动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