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北衡水农信主动调整市场竞合策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一体推进理念转型、结构转型、网点转型、服务转型和管理转型,奋力蹚出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径。截至4月末,各项存款余额1535.65亿元,突破1500亿元大关,各项贷款余额1014.57亿元,突破1000亿元大关,存、贷款市场份额持续领跑区域金融机构。 因域施策,坚定不移抓好特色化经营。一是做好服务的特色化开展。主动对接地方党委和政府,大力推广“整村授信”,实现批量获客引流。4月末,“双基”共建客户贷款当年新增15.35亿元,整村授信比例达到37.93%以上,评定信用村3016个,信用乡镇达到50个,信用示范区达到50个。认真履行“农村金融服务专员”主办行责任,深入推进饶阳、安平、冀州三家行社的试点工作,甄选21名优秀业务骨干带动资金、服务、金融产品全面下沉,累计走访辖内客户24463户,发放贷款1157笔4.35亿元。二是做好产品的特色化创新。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和特色化产业,兼顾不同主体,积极开发具有县域特色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如冀州农商银行推出以税授信的“税企快贷”,深州农商银行因地制宜推出“金鸡贷”“金牛贷”“金粮贷”,阜城农商银行结合当地非遗创新“剪纸贷”,做到既有能够推而广之的“招牌菜”,又有精准定制的“特色菜”。同时,通过简化贷款手续,理顺审批链条,减少审批环节,拓展“线上+线下”办贷模式等,让信贷服务跑出“加速度”。三是做好品牌的特色化打造。坚持多渠道聚合发力,多平台同频共振,主动加强与权威媒体和当地主流媒体的深度合作,宣传农信好故事、唱响农信好声音,为农信社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近两年来,全辖聚焦主责主业谋划推动各类亮点工程26个,累计在外媒发表信息简报1000余篇,编发《衡水日报·农信专刊》20余期次,农信社“百姓银行”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因地制宜,纵深推进资源整合战略。积极识变,主动求变,印发《推动县级行社资源整合实现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衡水农信网点建设提升三年规划(2023-2025)》,召开现场观摩交流会,纵深推进涵盖新型网点打造、中后台人员精简、委派会计职能转换、小贷重塑重建、薪酬改革、队伍建设等一揽子内容的资源整合战略,加快打破机制“坚冰”。4月末,在网点改造提升方面,全辖已建成新型网点70家,新型网点占比达到25%,增配智能机具130台;在人员配置优化上,压减中后台人员30人,调配大堂经理134人,厅堂获客能力和业务开展质效明显提升;在小贷中心建设上,10家行社顺利达成小贷重塑重建阶段性重要目标,配备人员114人,累放贷款1.51万户13.33亿元。同时,出台《县级行社工资管理及考核分配指导意见》,重塑考评机制,激发队伍活力,压茬制定《年度培训指导意见》,组建内训师团队,实施干部队伍综合技能提升的常态化管理,建立衡水农信青年人才库,加强青年人才梯队建设,大力培养优秀年轻业务骨干,实现经营、管理、队伍、机制等多重目标的互促互进、相辅相成,资源整合战略优势逐步显现,农信社新核心竞争力加快培树打造。 因势利导,发力新领域、突破新市场。一是纵深推进“双千”工程。在常态化开展“千村万户”金融服务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城区的社区、商超和企业客户,深入开展“千家万户”社区金融服务,开展涵盖存、贷、汇、电子银行等业务的一揽子综合推广活动,将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全辖累计建成流动金融服务站1104个,开展驻点办公3328次,现场办理业务10.15万余笔。二是深化金融场景布局。用好“金融+”模式,加强“银校”“银医”“银超”等异业合作,拓展商超、医院、热力缴费、燃气缴费、扫码点餐等金融服务场景57个,为37所学校开通了刷脸支付或校园一卡通业务。积极引导辖内行社在日常消费等民生领域寻求多方合作,高标准对接场景需求,全力推动场景金融建设驶入发展快车道。如枣强农商银行深化与移动公司、连锁药店合作,为60余家高质量商户开通聚合支付业务;故城联社开展的“1分钱充电”和阜城农商银行“一分钱抽奖”等活动均取得显著成效,有效增强客户粘性。三是加力拓展中收渠道。坚持培训与考核双抓、发展与规范并重,积极拓展保险和贵金属代销、信用卡分期等中间业务,全力增加有效优质客群,提升多元化盈利水平。前4个月,全辖累计代销贵金属1834万元、保险484万元,中收贡献度进一步提升。策划开展信用卡满减活动,促进客户合理用卡消费,辖内枣强、景州、阜城三家行社累计发卡9700张,授信1.18亿元。另外,各行社还通过月月刷、支付宝农信日、微信首绑卡等各类活动,多措并举增加网上支付绑卡量,今年入账三方支付手续费较去年同比增加90万元。
|